三农透视

1.张君花种粮在怀远县受阻

2.看安徽阜阳三农

· 三农观察

张君花的种粮梦被“卡脖子”

 

冬天的皖北平原异常冷。

风卷席着淮河两岸,似乎要把这过冬的麦苗吹断。来自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的张君花女士正叙说着她来安徽怀远县种粮的苦恼。

 
今年9月份,张君花经人介绍来到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河溜镇余大郢村,洽谈土地承包。郑某带着她实地考察,张君花说,当时郑某口头许诺,承包土地1900亩,全部是平原,没有插花田和梯田。支付定金30万元后,即可到村委会签合同。
 
broken image
 
张君花如实支付了30万元定金,可是到了10月21日该签合同的时候,村支部书记房某告知,村委会和郑某的合同正在旅行期间,无法和张君花签合同。
 
张君花的心一下子凉了起来,难道郑老板说的话不属实?后来她才知道,郑某和村委会签的合同期限是5年,还未到期。按照合同规定土地承包期间,土地不能二次转租,所以村委会自然不能再和她签协议。
 
张君花说,既然这样,就把定金退了吧。可是郑某却不愿意退定金,他信心百倍地说,没事,我能摆平!
broken image
经郑某协调,村委会最终答应了和张君花签协议。张君花说,当时,就房书记一人在现场,而且时间是21点。
 
协议没有村支部相关领导签字,只盖了村委会的公章。张君花对此一直疑虑,她说,这以后会不会出差错呢?
 
协议签好了,张君花也如实地履行了协议规定,支付了土地承包金95万元人民币。可是又揪心的事发生了,经过2天土地测量,协议中的1900亩土地,整整少了100多亩,这100多亩土地可不是一个小数字,甚至一年的种粮利润被剥走了。
 
然而,另张君花想不到的还在后头。当她开始着手规划自己承包的土地怎么种植时,发现郑某又从她的1900亩土地中,以每亩1800元价格转让出去200亩,用来种植草莓和西瓜。
 
协议明明是1900亩,却少了100多亩。现在又被转让出去200亩,按照协议规定,这个200亩土地租金应该归张君花所有,可是当张君花找郑某讨说法时,却遭到了无情拒绝,
 
broken image
张君花说,作为外地人来安徽种地,唯一依靠的就是村委会。可是当她找村委会的时候,村委会却以各种理由推脱,她对这种村委会不作为行为很难理解。
 
张君花表示,她这次来安徽种地被反复卡脖子。交了定金不签协议,这是一卡;签了协议,测量土地少了100多亩,这是二卡;协议规定的1900亩,但是无端被以1800元每亩的价格转租200亩,这是三卡。
 
张君花还说,当初郑老板领着我们现场考察土地时候,他隐瞒了事实真相,看的全部是后来转租的西瓜地,那是平原,便利耕作。后来才发现那200亩平原地被他们二次转租,给她的是插花地和梯田地。
 
提起这200亩西瓜地,张君花还揪心的疼。他说,这是好地啊,没经过我们同意就转租给他人。

就承租权来说,这应该属于张君花个人,不该一地多租,她特别强调说,她会保持上诉权。

 
种好粮食,端好自己的饭碗,全面实行乡村振兴,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的方针。张君花一个对土地充满感情的弱女子,来到安徽怀远县种粮,首次就受到如此遭遇!她说,她希望村委会能为她做主,返还她的200亩西瓜地出租金,再把缺少的100亩土地补回来。
 

安徽蚌埠市委在今年初会议上强调,党的领导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有力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瞄定目标任务,“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而蚌埠市怀远县河溜镇余大郢村委会在张君花承租1900亩土地这件事上,和市委指示精神相差甚远。

 

我们对张君花种粮遭受“卡脖子”一事深度关注。

(编辑 陈玉 文 原野 图片来源张君花现场拍摄)